庆美资讯网,分享每日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要闻 - 正文

君子好学,自强不息!

中新经纬1月21日电 题:韩国出口负增长,“金丝雀”效应因何失灵?

作者 章玉贵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

出口滑坡与负向循环

【东看西看】章玉贵:韩国出口负增长,“金丝雀”效应因何失灵?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日前发布《2023年12月及年度进出口动向》,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出口额同比减少7.4%,为6326.9亿美元,时隔三年负增长;进口额同比减少12.1%,为6426.7亿美元,对外贸易出现了100亿美元的逆差。数据还显示,截至2023年11月,韩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已出现了180亿美元逆差,这是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除了1992年当年,时隔31年后再度出现贸易逆差。

韩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金丝雀”,其企业一向以敏锐的市场直觉、强大的出口动能以及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国际市场独具一格。也正是依靠强大的制造业与出口贸易,韩国一度跻身世界十大经济强国之列,不仅在全球贸易和金融领域拥有相当的影响力,也是芯片和高端制造业等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参与主体,并在2021年被联合国贸发会议认定为发达国家。

不过,自2021年跨入发达国家俱乐部以来,随着全球需求收缩、美元强势与韩元疲软,结合存储半导体行业持续低迷与地缘政治因素,韩国经济的景气指数陡然发生重大逆转。以半导体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出口出现断崖式下滑,这导致该国2022年的贸易逆差高达472亿美元,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时隔14年再次出现贸易逆差。

与此相对应,作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以及传统意义的主要顺差来源国,中国在韩国对外贸易的坐标系中的位置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十年前的2013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即达到2742.5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韩国出口911.8亿美元,自韩国进口1830.7亿美元,韩国享有超过900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顺差。7年之后的2020年,中韩双边贸易额2852.6亿美元,相较2013年仅略有增长。而到了2021年,中韩双边贸易呈现大爆发,当年达到3623.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6.9%。其中,中国对韩国出口1488.6亿美元,同比增长32.4%;自韩国进口2134.9亿美元,同比增长23.3%。中韩双边贸易占韩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2%。进入2022年,中韩贸易强劲增长势头突然熄火,当年两国双边贸易额3622.9亿美元,同比增长0.1%。其中,中国对韩国出口1626.2亿美元,同比增长9.5%;自韩国进口1996.7亿美元,同比下降6.5%。两国之间贸易的大起大落备受瞩目。

进入2023年,中韩双边贸易呈现断崖式下滑,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对华出口减少了19.9%,创下了31年来的历史新低。截至2023年11月,韩国本年度对华出口1140亿美元,进口1320亿美元,预计全年双边贸易总额不超过2800亿美元,尽管中国仍是韩国的最主要贸易伙伴,但双边贸易额又回落到十年前的水准。

韩国出口的不振尤其是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出口大幅滑坡,对该国宏观经济的传导作用十分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韩国跌出全球十大经济体之列。早在2005年,韩国经济规模即跻身全球前十,其后虽多次跌出“十强俱乐部”,但在2020年和2021年又进入十强之列。而到了2022年,韩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排名连跌三位,当年该国名义GDP约为1.67万亿美元,与排名第十的意大利(2.01万亿美元)的差距超过3000亿美元,赶超压力倍增。

韩国出口不振、经济低迷,尽管头顶发达国家的帽子,但预计短期内要超过澳大利亚、巴西和意大利,重回世界十强经济体的希望不大。

“金丝雀”效应因何失灵?

韩国被誉为全球经济的“金丝雀”并非浪得虚名,即便是在经济相对低迷的今天,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依然拥有一席之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于2023年7月发布《OECD创新政策述评:韩国2023》,该报告指出,“汉江奇迹”使韩国从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繁荣经济体,部分原因就是得益于科学、技术和创新的进步。其中芯片的研发与生产就是韩国高端制造的典型代表。韩国日前宣布,将在未来23年里依托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投资约5000亿美元,拟在该国首都附近建设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产业集群,预计到2030年将其在全球逻辑芯片市场中的份额占比从现在的3%提高到10%。

当然,真实世界里的全球竞争与产业变迁未必能够兑现一般的静态假定,韩国雄心勃勃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当前面对的最大挑战是经济基本面和中长期发展预期不确定。因为对于韩国这样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来说,保持币值稳定至关重要。韩国之所以在2022年跌出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一个关键因素是当年韩元对美元汇率年均下跌12.9%,导致当年韩国的名义GDP以美元计同比下降了7.9%。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韩国经济存在结构不合理和对外部市场高度依赖,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本身并不是很强,但凡外部有风吹草动,都可能会传导到货币市场。由于市场对汇率波动的反应机制往往是内生的,因此随着韩元近年来走势疲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韩国实体的国际经济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以及市场预期不乐观。

而站在全球竞争的视角观察,韩国实体经济竞争力之所以下降,进而拖累出口大幅滑坡,并非韩国企业本身不够努力,更大程度上是与国际出口市场的“宽度”有限以及韩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强劲竞争对手密切相关。据美国半导体协会和市场研究公司IC Insights调查显示,2021年韩国半导体出口1280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20%。同年,全球半导体销售总额排行前三的企业中就有两家是韩国企业。但对半导体出口的高度依赖本身就是一种风险。2023年1月,韩国的半导体库存率达到265.7%,创下26年来的最高值。库存率高就意味着供大于求。事实上,从中韩贸易结构的变迁来看,韩国过去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韩国过去占据优势地位的汽车、化学品、机械等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不断下滑,而在液晶面板、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和新能源电池领域,韩国企业的优势要么急剧缩小要么已经被中国迎头赶上。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蓄电池)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相形之下,在韩国加快发展的动力电池产业则存在核心原材料上对中国的严重依赖。据韩国贸易协会统计,2023年上半年氢氧化锂、硫酸镍、硫酸钴等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对中国的依赖度分别达到82.3%、72.1%和100%。仅动力电池和氢氧化锂两项,2023年韩国对华贸易逆差就超过100亿美元。

“金丝雀”失灵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韩国方面采取了与最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的产业和贸易脱钩政策,甘当美国的棋子,配合美国基于“芯片联盟”打造“芯片美元”战略。例如,韩国主要领导人2023年底专程访问荷兰,宣布建立“芯片联盟”。

众所周知,美国的“芯片美元战略”是通过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竞争力并控制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该法案明确授权增加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尖端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意在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吸引到美国,补齐美国芯片在制造方面的短板,确保美国掌握全球高端制造业战略主导权。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芯片联盟”增强对华技术封堵,在芯片设计、材料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扩大“芯片联盟”的对华优势,试图在“石油美元”褪色之后打造能够主导21世纪全球战略产业竞争格局的“芯片美元”,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假如“芯片美元”战略能够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其最大受益者当然是美国而非韩国,韩国在对华贸易上采取的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其负效应的表达将不断显现。其直接效应是对中国的芯片出口市场短期内无法找到替代者,导致出口大幅萎缩。而要围堵中国的芯片产业,注定是不可能的任务。事实上,中国芯片产业的快速崛起正在显著降低对外部供应的依赖。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累计进口集成电路4795亿颗,较2022年下降10.8%;进口金额3494亿美元,同比下降15.4%。此外,2023年中国二极管和类似半导体组件进口量也下降23.8%。中国半导体产品进口的下降既是“芯片联盟”有意为之的对华封堵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加大研发与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取得进步的现象性反映。事实上,中国本土半导体厂商2023年产能同比增长12%,中国目前已有44家正在运营中的半导体企业,另有22家在建。有机构预测,到2027年,中国成熟工艺产能在全球的份额将从2023年的31%增至39%。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023年在一份报告中称,“印太经济框架”(IPEF)中的大多数成员国过去十多年里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逐渐加深。而中国资金近年来正在“席卷”被认为可以代替中国的生产基地,即美日眼中的所谓“友岸外包”国家。而以苹果、特斯拉、微软、高通、英伟达等为代表的美国产业与科技巨头,也在庞大且无可替代的中国市场面前尽量做出理性决策,高管们尽管也会关注美国政客们一次次的涉华负面表态,但不可能贸然选择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最重要的科技中心之一全面“脱钩”,因为这会反噬美国产业自身。据报道,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计划于2024年第二季度量产为中国设计的AI芯片H20,以符合美国的出口规定。就是政企双方在精准测算脱钩成本收益之后所做的次优选择。英伟达最多时曾占有中国AI芯片市场超过90%的份额,一旦全面执行美国政府的芯片禁令,将使该公司损失超过50亿美元的中国订单。而令英伟达高层不安的是,中国相关芯片企业正夜以继日全力研发适配的产品,一旦获得产业化应用,将有可能像当年的彩电一样席卷全球市场,这恰恰是“英伟达们”最担心的。

相信“英伟达们”的所思所想,值得“金丝雀”反思。(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