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美资讯网,分享每日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资讯 - 正文

君子好学,自强不息!

随着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入局电商,加上用户对产品与服务的品质要求攀高,三年疫情后,阿里、京东、拼多多三足鼎立的态势正在发生微妙变化。14亿人口基数的中国电商市场,消费和供给侧两端从来都是交替演进,以消费者的需求与商家的业务导向,共同实现产品、价格与服务的一体化迭代。

1997年12月,中国化工网(英文版)上线,成为国内第一家垂直B2B电子商务商业网站。从那时起,中国电商26年的历史至今,供给侧改革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现实中商家的很多业务能力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这又和商家在一些电商平台的权益与赋能没有充分被满足有关。直到2023年,POP商家的短板补齐运动才真正到来。

商家的短板补齐运动,在被动与主动之间演进中国电商史

刚刚过去的3月拼多多平台上的炸店让人惊魂未了,12年前淘宝的十月围城事件,都可以在中国电商史上留下重要一笔。2023年3月底,拼多多上线了自营店“多多福利社”,没想到刚上线就被炸沉了。而12年前淘宝对商家提高年费和保证金的动作,引发大量商家在2011年十月反弹,后在国家商务部的施压下阿里才放缓调整,勉强度过危机。

事实上,中国电商发展历程中,商家在供给侧一端,短板问题一直容易被忽视。最大的误区,就在于把电商简单的理解为:只是卖货。真是仅此而已吗?产品的物美价廉,当然是基础,但服务方面显然是商家们的表现处于参差不齐的历史时期。

消费侧一端人口基数既定的情况下,中国电商市场的各家平台,守住自家用户数量的同时,尽可能吸引市场其他用户是基本面的战略路径。商家们在另一端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换句话说,商家不行,就会显得平台不行,消费者会用脚投票。补齐商家们的短板,才在2023年具有真正的驱动力,成为整个中国电商行业的一场运动。

与其被动卷入POP商家的短板补齐运动,不如主动作为,京东应该是洞察到这点。4月20日,2023年京东618商家大会,送出了“减负增收”的大礼包。而在10天前,京东零售启动采销单元组织变革,取消事业群这一层级,将事业群变更为事业部。同时,各作战单元内也不再分自营和三方商家团队,而是全盘统筹该品类下的所有业务,推动自营和三方商家进一步“平权”。

电商的性价比内卷,最大的底牌来自于为商家降本增效

事实上,京东创始人多次内部发出警告:京东正在丧失低价优势。价格,当然对消费者有最直接的决策刺激作用。2023年伊始,阿里、京东和拼多多就从价格内卷起来。到今年3月,京东重新扛起“低价”大旗,并将其列为京东零售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战略。此前京东也推出过百亿补贴活动,但活动入口往往都在二级子频道,而今年重新上线的百亿补贴优先级变得更高,直接占据了京东App首页正中位置。3月28日,阿里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类似于内部分家,控股式管理下可以独立融资与上市。并且对标京东的百亿补贴,阿里后续也快速跟进“五星价格力”和“99特卖频道”等举措。而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已经第五年,消费者方面已经教育得比较成熟。

电商头部玩家“猫狗拼”,都在内卷性价比。看起来是一次零和博弈,毕竟消费端还是相对稳定。但这次京东和阿里都出手,在保证产品品质的情况下,用价格去争夺用户,最终还得看面向消费者的供给侧。因为单纯靠补贴做低价,不是长久的性价比竞争。

“京东的竞争力绝不是单纯补贴的低价,而是基于我们与品牌和商家的共建、持续做大做强供应链能力,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带来的低价。备受大家关注的京东百亿补贴也好,天天低价也好,都不是一次短期的促销,更不是对利润的消耗,而是我们长期低价战略中的一环。”京东高层在今年618商家大会上表示。

为了携手商家为消费者带来长期可持续的低价,京东发挥着供应链效率优势,把供应链能力更多地开放给商家,帮助商家优化成本和效率。今年,京东增设了“自然人”、“工厂店”等多种类型店铺,所有商家无论大小都能便捷地使用京东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让周转快起来,把成本降下来,从而给用户提供持续的低价体验。

当然,除了赋能现有商家,京东还需要带动更多中小微商家加入,引入更多特色低价商品,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今年1月京东推出“春晓计划”,自然人、工厂等特色商家最快可以10分钟开店,前三个月“0元试运营”、超2400元“新店大礼包”、5000元新商家广告金奖励等扶持举措,进一步降低了商家入驻门槛,为商家减负增收,使得三方商家增长数量远超京东预期。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所有的商家都需要流量,但是流量来了不是每个商家都能接得住,转化得了。2021年入驻京东的棉竹屋内衣官方旗舰店,刚开店时,运营推广方面投入大量资金,销售却不见明显增长。后来开通了免费上门取退、免费上门换新等一系列京东服务产品,店铺层级从L6迅速提升至L3,做到了五星店铺,日销量也提升了3倍。

(棉竹屋内衣官方旗舰店产品加工厂)

这就说明,商家的服务跟得上,消费者体验好,才是强者。商家的服务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体验优劣。平台赋能的理想情况下,POP商家既能得利又能成长起来,还能为电商平台贡献增量。毕竟,卖货的商家足够多,足够好,消费者才能享受极致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成交量才可能越来越多。

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产品、价格和服务一体化迭代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超出市场预期的4%。其中,3月份消费和出口大幅回升,是推动经济加快恢复的重要因素。电商行业已经不可避免的开启一场性价比之战和商家短板补齐运动,以期实现进一步刺激消费复苏。而外部短视频直播电商强敌环伺,供给侧的短板补齐,京东、阿里和拼多多等企业都势在必行。

像京东这样自建物流体系,自营起家的企业,都明确内部不再区分自营和第三方商家,一起统筹发展。接下来,关键在于商家能否充分利用平台政策,把资源和工具整合利用起来,全面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产品、价格与服务的一体化迭代。

在服务层面,京东通过打造晚必赔、价格保护、运费险、上门换新、闪电退款、极速审核等超百项服务产品,帮助商家降低成本,提升售后服务效率,也是想扶持商家,把小店做大,大店做强。拿京东“上门系列”服务产品举例来说,“免费上门换新”是基于京东自身供应链优势推出的服务,商家开通该服务后,可由京东物流小哥直接上门为消费者派送新品,同步回收需要更换的产品,平均换货时长可以减少一半,最快3小时为消费者免费更换新品。“上门取退”服务则可为消费者最快2小时取件并立即退款,对于未发货商品则最快0秒退款。这些服务的推出大幅提升了消费者退换货时效,也降低了商家的运营成本。

售后服务能力日益重要。京东通过持续的费用减免和补贴、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自动化工具,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提升商家的经营效率。京东今年推出大促自动化配置模板,商家可在取消订单、自主售后场景下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操作,无需手动处理单据,预估可提升50%的售后处理效率。

商家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建立在能够利用的平台工具、资源都平等的基础上。如果还是谁砸钱多,谁流量大,谁才能上营收,那么一个电商的商家生态很难健康起来。中国电商市场的商家短板补齐运动,也不会取得胜利。

在推动商家优化价格和服务方面,淘宝在商品详情页下方上线“查价”功能,可直接看到商品30天内的价格走势和同款商品的价格;淘宝还推出“五星价格力”等低价优先的流量分发策略,让商家的低价商品获得更多流量。京东也通过推出各类工具和流量机制,让更多商家可以通过自运营获取更多流量。比如京东推出OneBox产品,让商家可通过降价、提升服务等动作来获得更多的流量;京东“店铺星级”体系也和上百项流量权益深度打通,商家的服务质量越好,店铺星级将越高,获得的曝光机会也越多。

“我们会更多地抛弃掉自营和POP的概念,谁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价格、服务,就应该让哪些商品获得更好的流量。举个例子,如果某些三方商家做的特别好,它的价格和服务能力比自营更优,那它就应该给到消费者更多、更好的呈现,把选择权给到消费者,京东做的是打造一系列有助于降本增效的服务产品和基础性的保障、兜底。”京东零售生态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具体解释道。

在消费端,拼多多4月21日消费端百亿补贴的补贴之上再补贴。在供给侧,淘宝4月20日宣布百亿补贴将下调佣金费率、吸引更多低价商品入驻。京东4月20日发布的618“减负增收”商家大礼包,将针对商家投入增加20%、运营成本降低30%,要打造一届对商家投入力度最大、举措最强的618。三家最终的效果如何,肯定需要时间验证。但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都是好事。

电商增长速度如此快跟哪些因素有关(电商增长速度)

尤其对POP商家,各家企业从来没有哪一年像2023年这样给力支持,是难得的电商历史机遇。毕竟商家依靠电商企业的供应链降本增效、减负增收,实现产品、价格和服务一体化迭代,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和实现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