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美资讯网,分享每日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要闻 - 正文

君子好学,自强不息!

这个搞笑的榜单又来了!

说明:这个榜单是媒体第一财经评的,2016年首次推出;其二这个榜不是城市综合实力榜,只是“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成都又双叒叕是第一

5月30日,第一财经旗下城市数据研究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在上海发布《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3年这份榜单里的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昆明、宁波、合肥。

成都本地官方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要不是我自己在成都,这份榜单我也许就信了!

成都,何德何能?

官方对城市的划分

我国官方给予的城市分级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县级市。

还有一种是按照常住人口的规模来划分的,我国一共有5类,分别是:

(1)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

(2)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至1000万;

(3)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至500万,其中300万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4)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至100万;

(5)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

按照官方的标准,成都是副省级城市、超大城市。

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新一线城市

此前,媒体、机构以及大众对于我国“一线城市”的认知都有一个共同答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而“二线城市”基本上是以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部分省份的省会城市以及部分经济表现强劲的地级市,比如成都、杭州、青岛等;

“新一线”这个概念是由第一财经提出来的,该媒体还有一个专门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所谓的新一线比二线强,又达不到一线的水平。

据称,这份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评选包括5个维度,分别是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

成都新一线城市第一名(成都正式成为新一线城市)

也说,这个评选并不是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排名,考虑的因素也大多是商业相关的。而跟城市居民更息息相关的经济科教文卫统统没有。

一线城市是按照综合实力进行排名的,一般会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区域辐射力、人才吸引力、国际竞争力”等因素,为什么这个新一线又仅仅排“城市商业魅力”?

这样的新一线有什么意思?自娱自乐?

公信力遭质疑

尽管该媒体每年都会评选所谓的“新一线城市”,但年年都遭受质疑,有网友惊觉:“原来以前都是媒体评的吗?我一直以为是官方的。”

在提及的5个维度中,成都在商业资源集聚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三个维度指标中,都拿了100分的最高分。

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份榜单,中国有很多种大学排名,你会发现一些你听都没听过的大学也能名列前茅,不管学校是什么样,总能找到一个角度去排在第一。

比如有个榜单叫做“全国面积最大的大学”,你知道哪个大学排第一吗?

所以这份榜单,应该加一个定语,称作“商业魅力新一线城市”,而不能简单化地叫做“新一线城市”。

成都凭什么?

提到成都,大家第一反应是什么?火锅、麻辣烫、串串、麻将、大熊猫、春熙路、还是太古里?悠闲、舒适、慢节奏、网红?还是那首歌?还是现在最火的凤凰山体育公园?

成都的好不用再多说。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李白早就描绘过成都的美。历史悠久、包容开放、宁静又繁荣、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更有有没的自然风光,生活节奏舒缓安逸。

2022年末,成都常住人口突破2126万,作为中国人口第四城,以及劳动力占比和人才流入的超级力量,成都的就业环境却压根hold不住那么多人才;

只说一项跟普通人最相关的,就业。

全是销售、买保险,网销,大小周、没有公积金。从银行保险、房产中介、家具装修到食品酒水等等。如果公司是双休,是会作为福利写在招聘信息里的。

这是我在某招聘网以“运营总监”为关键词搜索的,很有代表性的职位简介:画大饼、福利写一堆,月薪3万怎么能实现年收入300万?

资源少,薪资低,岗位种类单一,就业福利差劲......有网友吐槽成都的工作机会:孙悟空来了成都都得打五百个电话才能走。

两年前的数据显示,全国重点城市销售类职位招聘需求TOP3为成都、北京、上海。在销售类职位招聘需求上,成都跃居全国第一。

在榜单公布后,有本地博主发文:成都,连续八年新一线城市排行榜首。

留言是清一色的吐槽:

这个榜单,最高兴的应该是房产中介吧,毕竟又多了一个噱头。

所以,大可不必当回事。

当你遥望成都时,它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