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美资讯网,分享每日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要闻 - 正文

君子好学,自强不息!

中国股市会实现牛逼熊退吗?

(节选自本人2008年12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拯救中国股市》)第二章第三节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研究综述

中国证券市场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改革的步伐而不断前行。对此的研究却很少从系统角度入手进行,大多从涉及到证券市场改革的某一个或多个方面入手来论及却不是深入分析验证。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归纳起来可作两个分类:

2.3.1思路和关注要点

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于中国进行深入改革的历史阶段。但是,对中国股市的研究却很少有系统性的成果出现。大多从涉及到证券市场改革的某一个方面入手进行论理性叙述,非常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验证。现有的研究可归纳如下:

1)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主要研究思路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公司绩效考核等等。有关的研究从微观层面对中国证券市场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关于强化监管的主要思路:多从信息披露、股票发行和上市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严查内幕交易和违规问题等入手作出相应研究。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成果形成有关的管理办法、部门规范、条例和法律。

3)关于构建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方面的研究:其中有的项目得到国家科学研究课题支持。如2005年王志国探讨的“构建多层次中国资本市场体系”项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多认为中国当前股市结构单一,风险对冲机制不完善,相应工具缺乏。建议从多层次,多角度构建中国证券市场。

4)关于股权结构设置的研究:主要对股权分置问题进行探讨。特别是由于2001年至2005年股市暴跌促进了这一研究的不断深入,并且深刻影响和指导了中国从2004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

2.3.2涉及到的理论体系

涉及到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理论,从尽可能查阅到的文献来看,主要有经济管理、公司治理、法律、金融等多个综合学科,大致包括:

1)制度经济学的代理理论,这方面的理论主要为产权改革服务;

2)交易成本理论,涉及到的研究包括:资本市场有效性、产权改革、监管成本等;

3)冰棍理论、靓女先嫁论,主要服务于国退民进,优质国有企业上市等;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是当前一个重要议题。本书研究选项是其中的重要课题。

2.3.3对证券市场有效性和风险的研究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险研究,通过文献查询,可以发现定性描述研究较多,定量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分析研究成果,很少有从其风险因素分解和构成要素的角度进行论证。对于证券市场有效性分析也是基于国民经济需求出发给予定性。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我国证券市场改革)

有观点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应当体现为:证券市场与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一致性,即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中能够真正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因为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功能和作用,只有在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这一大背景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解和评价。而且,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在证券市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经济环境下,又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和侧重点。这实际上严重偏离了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定义和经济学的概念,变相成为了一种为我所用的功能性“定位”解释。

甚至有观点认为,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有一个“定位”问题。只有“定位”正确,才能使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为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见备注),体现了功利性分析特征。对于证券市场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和见解相对比较集中。

概括起来,认为证券市场至少在中国的企业变革当中起到了如下三方面的作用:一是“筹资效应”;二是“改革效应”,即促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转变所起的作用;三是“配置效应”,即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有观点认为,后两种作用也就是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集中体现。另外,也有学者在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进行研究中,单纯放在证券价格对有关信息做出如何反映的检验上。由于数据和时间所限,使对在同一时间或阶段的检验也往往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其缺陷或者是由于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以及检验的偏好和数据选择上存在漏洞,或者是检验的范围仅局限于证券二级市场而忽视了证券一级市场,忽略了证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相互制约和牵引作用。

(备注:见《中南财经大学学报》(P81-83)2000年 6期文章《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中的三个问题》作者:张兆国/宋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