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美资讯网,分享每日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资讯 - 正文

君子好学,自强不息!

医药领域IPO似乎更难了。

1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显示,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终止科创板IPO。

2024年开年以来,这是第14家撤回IPO申请的公司。

捍宇医疗主要从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器械与电生理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公司的“二尖瓣夹”系统于9月8日获批上市,适用于经专业心脏团队评估后因为存在外科手术高风险,且二尖瓣瓣膜解剖结构适合的退行性二尖瓣反流的患者。

和其他创新药企不同,悍宇医疗的核心产品已获批上市,但公司仍未实现盈利。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1-9月,公司净利润亏损分别达到5644万、9069万、1.13亿元和5314万元。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捍宇医疗预期也会持续亏损。

原本捍宇医疗希望融资17.22亿元投入生产、研发和销售,如今看来,市场不给它这个机会。业内普遍认为,悍宇医疗核心产品的营收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商业化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监管部门必须慎重考虑上市后的风险。

国内顶级专家牵头研发

捍宇医疗是典型的临床医师创业型企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戴宇峰曾是苏州市立医院外科医生,2006年转行营销策划等工作,2016年成立捍宇医疗。

公司“二号人物”叫杨惠仙,仅任监事、办公室主任等职务。杨惠仙之所以能成为“二号人物”,是因为她的丈夫潘文志。潘文志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师从心血管疾病领域专家葛均波,是国内最早参与经导管瓣膜植入术和置换术的临床专家,是悍宇医疗核心产品“二尖瓣夹系统”原始专利的第一发明人。

不过,因为身份问题,潘文志并未办理入职,而是被悍宇医疗聘为临床医学顾问,每年205.18万元的工资由杨惠仙代领。

本质上,悍宇医疗就是临床医师技术转化的平台公司。

二尖瓣反流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悍宇医疗官网显示:2018年7月,公司完成全国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手术;同年8月,公司完成12例探索性临床试验,100%成功临床和有效率;2021年10月,公司经股二尖瓣夹合器进入FIM临床阶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相关团队披露的预测数据显示,中国需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约为550万人,实际治疗率仅为0.5%。目前在这一市场上,只有雅培和悍宇医疗有产品上市。

看起来是不错的准独占市场,但不少医疗器械企业也在积极开发二尖瓣反流产品,已有超过20款针对二尖瓣反流介入器械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捍宇医疗的竞争格局并不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二尖瓣反流不光发生在人身上,就连宠物也需要进行介入手术。2022至2022的三年间, 捍宇医疗仅有的606万元收入均来自“二尖瓣夹系统”产品在宠物市场的所得。

曾二度试图上市

早在两年前,悍宇医疗就寄望通过资本市场缓解公司资金链的压力。

2021年4月,捍宇医疗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同年9月通过港交所聆讯。不过,基于市场流动性、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考虑,公司主动放弃港股上市的计划。

2024开年十几天,科创板IPO撤回14家,这次是械企

这几年捍宇医疗不断投入研发经费。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040万元、4377万元、6628万元和4355万元,并表示今后仍需较大规模的持续研发投入。吃紧的资金流,不得不让捍宇医疗选择再次拥抱资本市场。

恰好,202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修改了科创板第五套申报标准,打开了尚未盈利的医疗器械企业上市融资的大门,捍宇医疗随即转战科创板IPO,在中金证券的护航下,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并通过了上交所的第一轮问询。

在回复函中,捍宇医疗极力想证明公司雄厚的研发能力,但产品仍处于在研阶段,其产品多数发明专利分别来自上海中山医院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同时捍宇医疗承认,短期内的价值依赖于“二尖瓣夹系统”产品的市场表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2年,“二尖瓣夹系统”产品相对应国内市场规模仅为1.53亿元,即使全部拿下也无法让捍宇医疗实现扭亏为盈。

或许,此番主动撤回IPO才是捍宇医疗的明智之举。

“产品过于单一且同类产品竞争激烈,根本无法支持IPO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巨额的资金支持。”有市场观点认为,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的拟IPO企业呈现批量撤回申请的趋势,今后不看好仅凭一款创新产品就冲刺资本市场的作法。

撰稿|小米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山谷

图源丨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