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美资讯网,分享每日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君子好学,自强不息!

|俞燕

|吴戈

出品 |喻观财经

中国人寿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人寿未来发展目标展望)

从本周开始,上市保险公司正式开启中报季,寿险业老大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率先业内发布了首份2023年险企中报。

经历了2022年的艰难时光之后,2023年寿险业开始复苏,尤其是到了5月,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四家上市险企单月保费收入取得两位数增长,6月五大上市险企悉数达到保费两位数增长,而中国人寿上半年的累计保费收入则创下其历史同期新高,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9.9%,增速跑赢行业,多项核心指标创近三年新高。

对于这份被诸分析师认为负债端表现超出预期的中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兼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的态度理性而冷静。

在8月24日召开的中国人寿2023年中报业绩发布会上,白涛指出,目前寿险业属于恢复性复苏的态势,预计下半年会出现回调,但全年行业发展会好于2022年。

白涛同时指出,保险业从长期来看,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对保险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这种信心来自现实。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5698元(折合12741美元),已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时,该国的保险业会进入快速增长区间。这也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保险业高速发展区间。

在白涛看来,保险行业是典型的与时俱进的行业,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寿险产品会越来越会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而保险业的时代性、精准性和普及性,将成为提升保险行业的三个新增长点。“把这三点抓住,保险行业未来的增长点会非常好。”

作为金融央企和寿险业“头雁”,中国人寿看重的不在于业绩的一时增减,而是如何准确地把握行业的新变化新机遇,着眼于长远发展。“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既要做好当前工作,又要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亦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

白涛一直关心中国人寿未来的路怎么走。在一年前的2022年中报发布会上,他就提出中国人寿已走到了“无人区”,未来的路怎么走,需要积极地创新和探索。

6月30日,是中国人寿重组成立20周年的日子,如今,新的20年已开新局。中国人寿正站在通向未来的转折点上,未来的路方向愈明,发展逻辑渐清。

规模价值双提速

负债端的表现超预期,新业务价值表现亮眼,成为诸分析师对中国人寿2023年中报的共识。广发证券甚至用了“可圈可点”来形容。

中国人寿2023年中报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其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4701.15亿元,同比增长6.9%,创历史同期新高,内含价值达13116.69亿元。保费规模和内含价值稳居行业首位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中国人寿的新业务价值表现亮眼,新业务价值(NBV)为308.64亿元,同比增长19.9%,新单保费1712.13亿元,同比增长22.9%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中国人寿的新业务价值表现,好于市场预期。东吴证券则认为,中国人寿的新业务价值率(NBV Margin)降幅趋势基本已企稳,ROEV(EV 增速中枢)首现改善,价值增速好于预期。

作为寿险业核心竞争力的个险渠道,中国人寿一向重视该渠道的发展,上半年实现个险渠道总保费3621.01亿元,同比增长2.7%。新业务价值则为274.04亿元,同比上升13.3%

近年来,保险公司纷纷加码银保渠道,中国人寿亦把握这一趋势,上半年银保渠道总保费达620.66亿元,同比增长45.7%。此外,团险渠道侧重统筹规模和效益,其总保费达159.23亿元,其中,短期险保费为143.90亿元

在保费增长的同时,中国人寿在坚持价值引领之下,进一步优化保费结构。上半年首年期交保费为974.18亿元,同比上升22.0%,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389.57亿元,同比上升28.9%,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同比提升2.13个百分点。

从个险渠道来看,中国人寿上半年的个险首年期交保费为801.09亿元,同比增长16.2%,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389.50亿元,同比增长28.9%,个险首年期交保费(FYRP)占首年保费(FYP)比重达89.4%,同比提升1.5个百点分,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为48.62%,同比提升4.81个百分点。

在银保渠道,中国人寿亦坚持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价值提升的策略,则进一步提升中长期产品和期交业务的配置,上半年该渠道首年期交保费172.94亿元,同比增长59.2%,其中,五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达75.27亿元,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为43.52%,同比增长11.2个百分点。续期保费达256.41亿元,占渠道总保费的比重为41.31%。

中国人寿上半年主要业绩指标的提升,来自对行业大势的把握和对消费者需求的及时响应。

中国人寿拟任副总裁白凯表示,上半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得到较快的增长,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客户的需求提前得到了释放。

今年上半年,在持续的低利率环境之下,消费者基于“保本”的诉求,对储蓄型保险产品的需求外溢,尤其是叠加预定利率下调的预期,上半年储蓄型保险业务尤其是银保业务呈井喷之势,成为诸保险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能。

下半年随着预定利率的下调,市场可能将出现重新洗牌,这一点从各家公司7月保费收入的变化已有所体现。白凯坦言,预定利率的下调对公司长期稳健的发展非常有益,但下调初期行业可能会出现一个重新整理的过程,客户需要重新接受新产品,保险公司亦需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业务的发展不在于一时一事,而在于能否对行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研判。

白涛指出,保险业是与时俱进的行业,具有时代性。目前“80后”-“00后”群体已占我国家总人口的40%,这一群体的保险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积极、主动,也更加理性。此外,3.76亿的流动人口,以及占我国总人口的15%的65岁以上老年人,其养老需求和医疗保障需求空间非常大,这些新群体已成为寿险业非常重要的增长群体。

从供给端来看,目前保险业在保险大类方面配置已较为完备,但分层和差异化的销售与消费者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白涛认为,保险业应进一步提升精准性,运用新技术针对不同群体的保险需求,进行更加精准地开发产品。

个险改革显成效

变局之下,诸保险公司自2019年以来开启了新一轮转型与改革。中国人寿亦于2019年开启了 “鼎新工程”改革。

“鼎新工程”收官之后,中国人寿继续“吃改革饭”,又在2022年底开启了“八大工程”改革,即:

以“党建引领筑基工程”为统领,以“人才建设固本工程”为支撑,以“销售渠道强体工程”“综合营销聚力工程”“客户经营金山工程”“政企合作民心工程”“健康养老生态工程”为主体,以“金融科技数字化工程”为基础,积极瞄准新客群、新模式、新能力,全面升级公司发展动能,以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八大工程”改革中,2023年的重点之一是营销体系改革。据了解,中国人寿为此分解了15项具体的工作任务。白凯介绍,目前是中国人寿的个险销售队伍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一季度中国人寿已完成了新发展阶段个险营销体系改革的行动方案

白凯介绍,在“有效队伍驱动业务发展”战略之下,上半年中国人寿的个险板块聚焦“销售渠道强体工程”, 围绕“现有队伍专业化升级”和“新型营销模式探索”两大重点改革方向,以“建设‘产品+服务’生态 ”和“科技精准赋能”作为两大保障策略,深入推进个险营销体系改革,加快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转型升级。

据了解,2022年中国人寿在个险板块推出“众鑫计划”专项提优提质项目,聚焦于优增优育,以优化增员入口,加快个险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转型。同时,全面升级和实施销售队伍管理办法,聚焦新人、主管和绩优群体,强化业务与服务品质管理。

在“个险队伍建设常态运作4.0体系”的稳步推进之下,中国人寿全面启动对现有队伍的升级项目。

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的个险销售人力为66.1万人,与2022年底基本持平,在业内率先实现了止跌企稳。其中,营销队伍规模为42.4万人,收展队伍规模为23.7万人。

在规模企稳的同时,中国人寿的个险队伍质态亦得以改善,绩优人群数量和占比实现双提升,其中,优增新人数量同比增长3.5%,三年资及以上销售人员占比同比增长3.7%,队伍结构继续改善。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38.1%,产能提升显著。

除了个险渠道队伍的优化,中国人寿银保渠道通过持续加强客户经理队伍专业化、科技化能力建设,其队伍质态亦得到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上半年,其银保客户经理达2.3万人,季均实动人力同比增长13.8%,人均期交产能同比大幅提升。此外,其团险渠道的高绩效人力占比亦较2022年底提升4.6个百分点。

负债端的转型,亦需资产端的支持,从而实现资产与负债的协同与匹配。在持续低利率的环境中,更需从跨越周期的长期视角开展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表示,2023年公司更加重视资产管理的稳字当头、精耕细作。

据介绍,中国人寿在利率水平低位的环境下,注重固收底仓的稳固夯实,采取了中性偏灵活的配置策略,持续夯实基础配置。在权益市场则重视中长线的布局,通过分散化的策略和差异化的管理等手段,在稳定降低波动的同时统筹收益实现。

此外,中国人寿还注重另类投资的稳健配置,聚焦优质主体、优势赛道和核心资产推进产品、策略、渠道的创新,在不下沉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加大配置规模,缓解配置压力。

康养生态圈初成

2023年我国将迎来史上最大的一波退休潮,这一年亦被视作老龄化加速的元年。

白涛指出,保险具有普及性,保险产品已经覆盖各个产业,进入千家万户。同时又具有天然的人民性,涉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寿险产品会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随着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65岁以上老人已占我国总人口的15%,该群体对养老需求和医疗保障需求也非常大。

医、养已成为人们的刚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其中养老服务消费是一大重要消费方向。

在中国人寿的“八大工程”之一,便是“健康养老生态建设工程”。根据其规划,该工程将以保险业务为核心,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保险+康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打造优质高效、线上线下融通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中国人寿副总裁杨红介绍,关于养老的问题,中国人寿一直非常重视,从应对国家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高度来谋篇布局。

据介绍,中国人寿在养老生态建设上,正在打造以“城心”机构养老为主,“城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辅的发展模式。上半年通过出资设立的国寿大养老基金加速整合现有康养资源,在6个重点城市新增了养老产业布局,并在5个城市开展居家养老试点,并按照市场的需求采取滚动式发展的策略。此外,对于大湾区正在推行的跨境养老,中国人寿亦已在深圳布局了养老社区服务,为大湾区居民就近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

杨红表示,中国人寿将继续围绕保险主业,全面提升公司大健康、大养老生态融合能力和平台影响力,打造“产品-服务-支付”的闭环,构建起公司“产品+服务”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由风险补偿向风险全链条管理转变

在大健康领域,中国人寿亦正在大力推进疾病、医疗、护理等健康险产品的创新研发,不断丰富健康险产品体系。作为金融央企,中国人寿一直积极支持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截至上半年,其在办大病保险项目达200多个,覆盖近3.5亿人;承办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项目60余个,覆盖3300多万人;累计落地110余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此外,持续承办390多个健康保障委托管理项目。

作为中国人寿集团旗下一员,中国人寿亦在构建“寿险+”综合金融生态圈,通过与兄弟公司之间相互搭台、相互补位、相互赋能,赋能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截至上半年,中国人寿协同销售国寿财险公司,实现保费118.56亿元;协同销售国寿养老险公司的企业年金业务,新增首年到账规模及商业养老金业务规模为20.45亿元。此外,广发银行代理中国人寿的银保首年期交保费收入达16.12亿元,同比增长42%。

白涛在中国人寿2023年中报致辞中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保险业以新需求牵引的新供给改革等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正潜移默化塑造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格局,人身险业已进入新格局孕育期。作为行业“头雁”,中国人寿将深入推动商业模式向生态链经营、 综合金融协同拓展升级

今年8月,中国人寿组建了由白涛和拟任总裁利明光组成的新领导班子。在中国人寿高层新组合的带领下,“寿险一哥”正奋楫扬帆。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