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美资讯网,分享每日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君子好学,自强不息!

头部机构抢教授。

就在上周末,高瓴举办了全球健康产业峰会,会上,来了一群顶级医生和教授。

如今,在医疗领域的投资,也越来越卷了。五六年前,互联网医疗项目风生水起时,还有互联网人才的机会,而如今,不是顶尖专家、学者和教授,想拿到融资已经非常困难。

投资人“抢投教授”的一幕近几年屡见不鲜。

此前,某著名高校举办了教授科研成果转让推荐会。会上,投资机构涌动,成果几乎被“一抢而空”,估值水涨船高。

过去,投资人在市场上筛项目,如今,在实验室抢教授。而医疗投资的当下,医生、教授已经成了稀缺资源。

在高瓴的这场会上Mayo Clinic派出了13位国际知名专家参会,分享在战略发展、管理模式、医疗服务、科研、教育及产业转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前沿进展。而台下,已经有投资人拿出了名片。

高瓴攒聚,搞了个医疗会

作为行业头部,高瓴攒聚,捧场的人不少。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领先,还有一众教授、专家学者、医生都去了。围绕基因、肿瘤治疗等问题,在台上进行了讨论。而台下也没闲着,各路投资人纷纷掏出名片,和学者们拉近距离。

“我们还是希望和教授专家们产生联系,”张潇彤是北京某医疗VC的投资人,“虽然医疗的投资风险较大,但是我们希望在他们创业早期就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互动。”

投资人们更加希望在早期投资到医疗项目。

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全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共536起,披露的投融资金额为970亿元。其中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492起,投融资金额548亿元;IPO事件27起,募资金额331亿元;二级市场再融资事件17起,再融资金额91亿元。

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融资重点仍然是创新药,项目数量占比达29% 。从投融资事件数量来看,2022年1-5月TOP3依次是创新药、医疗器械及企业服务,三者加和占比高达70%。从投融资金额来看,TOP3仍然是创新药(34%)、医疗器械(19%)及企业服务(18%)。创新药投融资事件中,细胞治疗和基因疗法分别占比31%、19%。细胞治疗单笔投融资金额增幅显著,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9% 。

“医疗项目的估值水涨船高,比如小分子,可能两轮融资相差半年,但是估值翻了好几倍。”黄大科是华南某机构的合伙人。

数据印证了这一观点。今年前五个月,从投融资金额来看,前三名分别为细胞治疗(55亿元)、小分子创新药(42亿元)及大分子创新药(40亿元),其中细胞治疗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2%,基因疗法环比增长1倍。2022年以来细胞治疗单笔投融资金额为1.25亿元,较去年平均单笔金额增长37%。

在估值不断上涨后,投资机构越来越关注早期机会。

从投融资事件数量来看,国内早期投资(包括种子轮、天使轮、A轮)占比较高,约占全部投融资事件数量的59%。2022年以来A轮事件占比明显增加。

在更多资本的倾注下,医疗行业距离资本市场的距离更进了一步。

不同于两年前,创新药企纷纷登陆纳斯达克和港股,受疫情、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国内众多未盈利的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等利好政策引导下,纷纷转道科创板。

“医疗投的比较好的确实还是美元基金,人民币投资的主战场还是智能制造、硬科技类项目,我们投资的时候,总是能看到高瓴、启明这类机构的身影。”黄大科表示,“现在很多企业都去科创板上市,人民币基金能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医院也在搞创新专家坦言“早期投资仍然较少”

除了对前言医疗的讨论,会上一个关注的重点创新和产业化。

高瓴医疗投资(高瓴资本医疗投资团队)

高岳生命科学集团CEO 洪涤博士直言,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很长,科学家、企业家、创新型企业和大企业可以在源头创新、临床研究、产业化和市场化等方面分工合作,各专所长,形成合作共赢的生态,创造价值。

投资人想要投进医疗项目,也需要先读懂医疗体系。

“之前看了一些影像类医疗AI项目,但投了一些之后收获了一些教训。”张潇彤告诉融中记者,“在医疗领域搞创新,先要搞懂医疗体系,很多资源没有,项目在商业化落地时,是打不进去医疗体系的。”

“没人买单,这是最关键的。”

事实上,中国医疗体系由来已久,想要在此基础上做创新非常困难。很多创业者,虽然项目很好,但是搞不清医疗体系,在销售产品时非常难突破。

近几年,我国医疗体系内部也在不断创新。以北京为例,医院管理中心原来的医院管理局,2011年北京市作为全国第17个公立医院试点城市的一个重点的改革探索,把管办分开,卫生行业部门管行业管资质管准入,医院管理部门办医院管人财物。

2019年,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医院管理局变成了医院管理中心,承担的职责不变,市政府的授权履行市属医院举办职责,医院集团拥有22家三级医院,在中国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0张,具备疑难急诊的诊疗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这22家医院里有15家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的教学医院,有3家承担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教学任务,也有4家承担了北京市中医药大学,2家承担了清华大学的教学任务。“当然我们还有自己的作为研究所办的自己具有招生任务的医院。”

在高瓴会上,北京医院管理中心科教处的李晓峰处长了北京市的医学转化创新实践。李晓峰,科研学科教育处涉及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

近几年,医疗体系内部也提出了创新改革,目的为了更好的让临床成果实现转化。

“我们三级医院所有的科技研究都是以临床问题为出发的导向,这是三级医院存在最重要的原则所在,围绕着诊疗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李晓峰直言,在整个创新生态体系中,提出临床问题,开展临床研究与试验,以及产品应用与临床,都离不开医疗卫生机构、离不开医院,所以这三个环节也是医院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环节。要把这三个环节进一步融合起来还是需要生态的进入,先把内部的体系运转关系捋顺。北京已经明确了在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技术架构下,有主要负责同志分管科技创新、分管成果转化。

为了进一步与高校院所开展基础研究掌握疾病机制,进一步回哺临床。目前,北京已经开展了试点工作,且十余个部门都给予支持政策。这些政策可能不是普适性的政策。

“政府部门对于医院的创新转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也包括了资本的投入,我感觉投早期的项目风险投资基金还是少,大家对于风险的规避都能理解,越是投天使的少意味着最有风险的那段在资金注入上量是不够的,也是需要社会各方的统一认识,当然风险和收益一定是成正比的,最后把整个收益与风险进行挂钩,同时也把收益以规范严谨的方式反哺各方,离不开科技中介机构的参与。”

这意味着,医疗体系也非常欢迎市场化投资人的进入。投资机构如何更好的融入生态,不仅是投资人的烦恼,也同样是医疗机构需要补齐的通痛点环节。

产业协同 医院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让创新“核爆”

医院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最缺什么?

人才。

“第一类人才是临床大夫,我们管它叫立项,这种人才可以观察到问题,同时能够把这个问题转化成一个产品,这个思想某种意义上是医务工作者不具备的,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接受到的训练学习都是临床医学的教学;

第二类人才是能够把医生的产品推向市场的人才,希望他具备良好的产业认知环境,能够把产品完成注册,形成一个商品;

第三类人才是需要把商品推向市场,不至于我们研发出来的产品束之高阁。这三类人才是特别稀缺的。”李晓峰表示。

事实上,市场对于科学家、教授创业的鼓励和支持是普遍的。让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走出校园、真正实现产业化落地,让知识成果专业转化、走过死亡谷,在科研院所、高校、政府、投资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越来越多的教授们、科学家走上创业之路。

但对于大多数医生而言,追求高度稳定性(谨慎)职业基因和创业的高度风险本心是根本对立的。

市场上,医生创业者可以 “all-in”创业的还是少数,绝大多数医生已经“功成名就”,认为自己创业风险相对较小。不需要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对赌,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少挣几个钱而已。这种心态,对风险的预判不足,恰恰会成为创业的最大风险。医生创业显得更加困难和复杂,风险更多地来自于自己的心态。

有人曾直言,科研成果转化是一条致富之路,但这条路很狭窄,仅有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医生适合走或走得通。

如果追溯医生创业的元年,可能是2017年,当时,政策开始支持社会办医,“支持社会办医”,政策具体方向是“支持医生办医”、“支持办消费医疗”和“支持办小而美”。

政策放出后,不少医生开始下海经商,一个典型的赛道牙科。

业内流传着金牙银眼铜骨的说法,这也让牙科赛道乘风而起。在最热烈的2021年,仅口腔相关项目融资达到85起,单笔融资破亿的案例超过30次,单笔最高融资金额达2亿美元,融资总额逾130亿人民币。

仅仅这一年,口腔医疗机构、口腔护理产品品牌与口腔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业三大类目的投融资案例分别为21起、20起和44起,披露出的融资总额接近80亿。

全年全行业单笔融资金额最高的是瑞尔齿科:在邹其芳的带领下,这家瑞尔集团旗下的高端口腔品牌,于4月份完成了2亿美元的E轮融资。从公开披露的数据来看,2021年融资并购额度破亿的口腔医疗机构至少还有德韩口腔(2500万美元)和德伦医疗(并购融资2.46亿人民币)。

而虽然体量和融资金额相对较小,但区域连锁机构和全国性品牌争雄逐鹿一点不落下风。包括牙博士口腔、海南口腔医院、海狸家口腔、安玉口腔等区域性机构,都在2021年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助力。

随着牙科赛道走向红海,此后垂直专科赛道也逐渐走热,生殖、妇产、美容等细分领域也逐渐获得更多资本关注。

在这一些具备独角兽潜质的项目也逐渐成长。作为投资机构,对于医疗项目的投后赋能更显得重要。大多数医生、专家、科学家并不具备市场经验,帮助他们招人、对接资本,这是医生创业的刚需。

除了医生之外,整个医疗创新生态也在加速变化。近几年,创新药、器械两大板块的带动下,让整个生命健康投融资变得更为火热。产业中出现了大量进口替代的机会。

高瓴创始合伙人、联席首席投资官易诺青表示“生命科学领域正在发生两个变化:一是技术及产业创新的网络化趋势;二是关注产业及创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价值,围绕这些重要节点,补足创新链条,形成完整闭环,是未来创新生态建设的关键。”

医疗产业的投资人,或许已经踩到了关键节点。

(应采访嘉宾要求,张潇彤、黄大科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