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有效气含量偏低怎么办?”“看甲烷含量控制氧油比,控制气化炉压力在7.10兆帕左右。”
“刘哥,气化炉原始开车前分析炉内可燃气含量,哪个取样点最具代表性?”“4楼抽负盲板附近的取样点。”5月25日,在吉林石化化肥厂合成氨车间“员工小课堂”上,刘志鹏回答工友们的提问,从容自若。
刘志鹏,今年30岁,参加工作7年间,从一名操作小白,成长为车间最年轻的工人技师,在他身上展现了化肥青年骨干的“硬核担当”。
锤炼本领,刻苦钻研提技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化工操作员,对现场不熟悉哪行。”在合成氨装置区内,处处留下刘志鹏的足迹。每次去现场,他都随身携带自己的“武功秘籍”小本子,上面记满了阀门位置、管线走向、操作要点,每台机泵的振动值和油杯油位都牢记于心。刘志鹏善于积累和,他经常与老师傅们交流操作心得,观摩重要操作过程,从中学习和吸取经验,为日后异常情况处理打下了坚实基础。刘志鹏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成为了气化岗位生产骨干,作为车间“开车队”成员,在多次开停车操作中展现出娴熟的操作技巧。在2021年合成氨装置技能大赛中,他积极备赛,制定“魔鬼计划”,利用休息时间到工厂练习仿真,白天工作实践、晚上学习整理,最终获得大赛第二名,晋升为工人技师。
严守“三精”,避免事故保安全。“生产异常发生时,留给我们的有效处置时间是以秒计算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超强的应急能力。”1月8日,他在巡检时及时发现1号气化炉主氧管止逆阀法兰处泄漏,“一分钟”应急处置稳妥,成功避免气化炉停车或造成着火爆炸事件的发生,获得“厂长嘉奖令”。5月11日,组员监盘时发现渣油入炉切断阀回讯由绿变黄,且不停交替闪烁,刘志鹏迅速到现场确认,并协助仪表人员进行故障处理,成功避免了一起因阀门通讯故障关闭造成的气化炉停车事件。
强化作风,克难攻坚做表率。“随着化工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技能人才更被视为提升企业质量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我的目标要做这样的‘核心’。”刘志鹏勤奋好学、爱动脑筋,作为生产骨干,他积极参与合成氨气化单元渣油泵P0202在线倒泵方案策划,并多次独立完成P0202泵的在线切换操作,解决了气化炉停车切换P0202泵的一大难题。他积极响应工厂节能降耗号召,参与车间废油回收项目方案策划,通过废油回收解决了废机油和废渣油无法处置的难题,每年累计创效18万元。
按照吉林石化公司统一安排,合成氨装置窗口检修延迟至7月中旬,如何保证装置运行末期的平稳运行,成为刘志鹏的工作重心:加强关键工艺控制点调优、保证气化有效气含量达标、做好现场机泵测温、测振……一条条、一项项,刘志鹏心中早已有了新的规划。(谭欣洁文)